我院苏哲博士团队研究成果荣登顶刊《Tectonics》,阅读量突破500+
发布时间: 2024-11-23
来源: 地震灾害研究中心
近日,我院地震灾害研究中心苏哲博士收到全球知名学术出版机构Wiley发来的贺信。贺信指出,他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中国科学院的学者合作,联合署名发表在美国地球物理协会(AGU)创办的顶级学术期刊《Tectonics》上的研究成果《四川盆地地震与构造活动性的成因解析》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广泛关注,论文在短短一年内阅读量已突破500次。这一里程碑式成就不仅彰显了我院在地震与构造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也展示了我院科研团队在国际地质学界的重要影响力。
汶川大地震成因的全新视角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震惊全球,其发生机制至今仍是地震学界探讨的热点难题。关于四川盆地边缘构造活动性的成因,主流学术观点主要有两种:一是青藏高原地壳的挤压增厚作用,二是青藏高原中下地壳的通道流。然而,这些模式均无法完全解释四川盆地内部为何地震频发,或为何震前龙门山地区的地震与构造活动性较弱。
为破解这一难题,苏哲博士团队提出了创新性解释:汶川地震可能是由川滇菱形块体向东南方向快速挤出,引发四川盆地结晶基底的逆时针旋转,从而触发了地震活动。研究发现,四川盆地底部存在两组孕震层,地震主要集中在8至25公里的结晶基底深度及重新活化的沉积盖层内。逆时针旋转不仅导致NE-SW向压扭性断裂系统的重新活化,还控制了盆地沉积盖层与基底之间的部分解耦效应。
多学科交叉验证创新模型
本研究结合地质与地震学证据,重构了四川盆地基底的变形历史。团队首次揭示出两个旋转阶段:约1200万年前开始的早期旋转导致沉积盖层变形,而约400万年前的晚期阶段则导致了基底的书斜式逆时针旋转。通过震源机制解分析,研究表明汶川地震成因可归因于这种书斜旋转引发的深部构造应力。
这项研究为理解四川盆地及周边区域的地震构造活动提供了新视角,不仅深化了对龙门山地震带活动性的认识,还为未来的防震减灾和工程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苏哲博士的研究成果体现了我院在自然灾害研究领域的持续努力与创新精神。感谢所有支持与关注我院科研工作的同仁和读者,我们将继续推动自然灾害防治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阅读更多:
《Tectonics》论文链接:
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29/2022TC007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