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营营等-Tectonics】碎屑物源分析揭示帕米尔弧形构造带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
发布时间: 2021-11-16
来源: 办公室
针对以上科学问题,本研究选择帕米尔-天山汇聚带东北部白垩纪-上新世地层开展了系统的碎屑锆石物缘分析和古流向重建,结合帕米尔地区已发表的碎屑锆石U-Pb数据和低温热年代学数据,探讨了帕米尔弧形构造带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自始新世中晚期(~41-40 Ma)帕米尔开始构造隆升,并且发育与其现今地貌格局类似的东西不对称的水系格局,揭示了帕米尔地区降水的东西差异性开始形成,帕米尔弧形构造带可能在始新世中晚期已经存在,而非前人认为的~24 Ma以后才开始形成。此外,本研究还揭示了天山山脉在中新世中晚期陆内造山活动加剧。
图 1 a:帕米尔-天山地区构造简图及新生代主要构造事件,其中红色五角星为采样点,b为采样剖面白垩系-新生代地层的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图谱。
图 2 帕米尔-天山地区白垩纪-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模式图
该项成果发表在国际SCI期刊Tectonics。原文链接: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29/2020TC006345。
Yingying Jia, Christoph Glotzbach, Lixing Lü & Todd, Ehlers, 2021. Cenozoic Tectono-Geomorphologic Evolution of the Pamir-Tian Shan Convergence Zone: Evidence From Detrital Zircon U-Pb Provenance Analyses. Tectonics, 40, e2020TC006345, https://doi.org/10.1029/2020TC006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