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成功承办首届联合国地信周(UN GEONOW)气候变化应对与防灾减灾专题论坛
发布时间: 2024-10-28
来源: 城市灾害研究中心
为加速推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2024年10月21日至24日,首届“联合国地信周(UN GEONOW)”在中国浙江德清举办。活动以“地理空间智慧造福世界”为主题,聚焦地理空间信息应用场景创新交流研讨。来自联合国有关机构、中国有关部委单位,以及美国、加拿大、巴西、英国、芬兰、奥地利、澳大利亚、印度沙特阿拉伯、南非、坦桑尼亚等40多个国家相关机构的代表700多人参加。本次地信周共举办6个专题论坛,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以下简称“国家灾研院”)承办了气候变化应对与防灾减灾专题论坛。院党委书记、院长杨思全参加并主持专题报告环节,院城市灾害研究中心朱月琴副主任主持了圆桌会议,并在闭幕式上进行了专题总结发言。
气候变化应对与防灾减灾专题论坛于10月23日下午举办,来自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亚太区域委员会、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国际科学理事会地学联盟风险和灾害管理特设委员会、巴基斯坦空间与外层大气研究委员会、汤加土地和自然资源部、国家灾研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等10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作了专题报告,围绕气候变化应对与防灾减灾的现状、政策和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跨区域灾害管理机制、监测预警系统、应急响应策略、资源配置、应急时空智库建设等关键议题进行了经验交流。
我院杨思全院长在题为《中国科技应急减灾—挑战与成效》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我国科技应急减灾经验与成效,强调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的重要性。城市灾害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月琴作了题为《应急时空知识生态框架及智库研究建议》的专题报告,提出了应急时空知识生态框架,并指出了联合共建应急时空智库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在圆桌会议环节,来自日本庆应大学、联合国GGIM学术网络顾问委员会、汤加土地和自然资源部、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灾害风险管理地理空间信息工作组、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等8家单位专家围绕时空信息技术赋能气候变化应对与防灾减灾的机遇和挑战,深入探讨了应急时空知识生态与联合国应急时空智库建设思路和措施。
本次专题论坛的成功举办,有力推动了国际社会在气候变化应对与防灾减灾领域的深度合作,充分彰显了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核心作用。此次论坛深刻展现了国家灾研院的专业实力和丰富经验,为推动全球地理空间信息的创新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注入了强大动力,作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